《开展人才队伍培育计划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展人才队伍培育计划实施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开展人才队伍培育计划实施方案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开展人才队伍培育计划实施战略科技人才引领行动。聚焦数字经济重点领域,打造一批前沿科学交叉研究平台,集聚一支国际一流战略科技人才队伍。实施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集聚一支承担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工程的数字经济领域一流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引育一支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队伍。加快数字领域人才培养,培育一批高水平数字技术工程师。鼓励高校院所针对企业的技术需要和发展需要,结合企业技术攻关课题
2、,重点培养一批高素质数字经济人才。支持苏州科技大学、常熟理工学院、西交利物浦大学等本地高校发展壮大,鼓励开设数字经济相关专业或课程。二、策略分析(一)区域协同、东接西联苏州作为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之一,其产业规划除需满足自身发展需求外,还应充分考虑周边区域的发展需求。因此,苏州市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采用区域协同的发展策略。向东主动对接上海、承接辐射,与上海优势互补,促进产业发展落地,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向西主动辐射太湖城市群,输出数字产业成果,助力周边城市产业发展。通过东接西联的区域协同策略,积极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参与长三角数字创新共同体建设,协同推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
3、拓展带、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二)市域协同、齐头并进苏州市全域范围内综合发展水平高、发展均衡,下辖各市、区均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环境,基于此优势,苏州市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适于采用全域协同、齐头并进的发展策略。即各市、区均可结合自身区域特点,培育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推动独墅湖开放创新协同发展示范区、环阳澄湖区域数字经济协同创新发展,形成各市、区奋勇争先、协同并进的良好发展格局。在各市、区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同步推进的同时,各地结合自身优势重点发展特色数字产业,形成区域间的优势互补,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特色数字产业示范效应
4、,推动苏州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引领全国,走向世界。(三)产业协同、相互助力苏州市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世界范围内拥有较高的影响力。但在新的时期,受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宏观影响,受苏州市空间、环境、资源等因素制约,传统产业亟需转型升级,通过产业高端化来继续推动苏州市经济迈上新台阶。苏州市应以数字产业为抓手,深度挖掘数字技术所产生的潜在价值,实现产业数字化的深度应用,精准发力,推动主导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苏州经济顺利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主导产业在数字化领域的成功应用,树立数字产业标杆,带动数字产业良性发展,形成产业互动,相互助力的产业发展格局。三、各板块数字经济发展现
5、状张家港市:以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为重点,稳步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积极推行“企业上云”行动计划,智能工业服务业持续发展,平台经济形成独特优势,建立港口物流、液体化工、纺织原料、粮油交易、钢铁交易、名贵木材等领域平台。农业数字化稳步推进,入选全国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建成智慧农业应用基地50家。聚焦基础支撑,有序推进“4115”重点工程建设(4类信息基础设施升级建设、1个城市数字平台建设、1个城市运行中心和5类24项智慧应用工程),政府数字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成功举办2021县域城市智能体张家港峰会,智慧城市县域标杆地位得到普遍认可。常熟市: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培育智能制造示范企
6、业。实施工业互联网提升工程,分行业遴选应用标杆企业,推动重点企业部署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实现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打造无人车环境认知基础能力测试与评估实验室、智能感知技术创新实验室等8个智能车产学研平台,组织开展“中国(常熟)时空遥感大数据主题论坛”“苏州市工业互联网联盟常熟办事处揭牌暨工业互联网区县行启动仪式”等活动,营造良好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打造产业数字化转型新生态。太仓市:大力实施“企业上云”培育扶持计划,全面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共有省级示范试点企业45家,省星级上云企业103家,省三星级以上数字企业234家,获评全球制造业灯塔工厂2家。蜂巢汽车零部件工业互联网平台,获评工信部特色专业型工
7、业互联网示范平台、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工业互联网平台及省市工业互联网重点平台。依托对德合作优势,聚焦中德(太仓)智能制造合作创新园、中德智能制造联合创新中心建设,全方位搭建对德合作平台。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技物所太仓分所、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苏州研究院等重大产学研平台载体加速建设,原创性科技成果转化和供给不断发展。昆山市:依托传统电子信息产业、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和互联网产业发展数字经济,拥有智能终端、平板显示、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模具等上下游配套的完整产业链。引进数据存储、分析、金融大数据、医疗大数据等相关的“大数据+”企业和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相关的大数据外延企业,电商企业销售额不
8、断增长,数字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吴江区:围绕信息化建设、数字化应用、智能化改造和生产管理等方面,构建智能制造全方位生态体系。参与编制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全力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品牌,建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打造“工业互联网看吴江”设全国光电缆行业首个标识解析二级节点,2家企业成为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重点培育企业。创新实践工业企业“智能车间、智能工厂与工业互联网”阶梯式发展,打造两化深度融合生态体系。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全区189家获评江苏省“星级上云”企业,三千余家企业“步入云端”。吴中区:加速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抢先布局5G网络建设,以国家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
9、析综合型二级节点(苏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建成“1+5+N”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体系。对标北京亦庄信创园,高标准建设苏州信创产业园,全力建设“江苏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先导区”,打造中国南部信创产业发展策源地。苏州(太湖)软件产业园获评苏州市数字经济产业园,建成全国首个以软件名城为主题的展示中心一一苏州中国软件特色名城展示中心。创建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2家,建成省、市级示范智能车间37家。吴中经开区获批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基地。吴中区智慧养老成为苏州唯一入围的省级智慧养老创新基地,智慧交通、智慧家居等领域上榜企业数量和上榜产品数量位居苏州前列,互联网+融合应用成效显现。相城区:围绕数字
10、金融、智能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先进材料、区块链、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能源互联网、数字文化创意、现代商贸服务等数字经济十大产业,高标准建设百个以上“细分领域特色产业园”,集聚数字经济企业2421家,建成l个高端特色产业园、63个离岸孵化器。成为全国首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区域,建成1.6万个应用场景,长三角数字金融数据中心建成启用。引育4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获批创建苏州元和塘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首个省级区块链产业发展集聚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工业互联网标杆园区、省级“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培育基地。获评江苏省首个数字交通示范区,成为首批江苏省车联网先导区、中国移动5G自动示范驾驶基地、省级数字
11、金融产业集聚区、省级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建成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长三角数字货币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姑苏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在科技服务、文化旅游、知识产权、商贸物流、金融服务、健康医疗、环境保护等主要领域纵深发展。依托姑苏云谷、联实大厦、中科创谷等北部经济区重点载体项目的建设,集聚了一批成熟型、规模型数字经济企业,基本构建完成结构完备、多点发力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着力打造了城运平台、“惠姑苏 APP、政务服务平台等一批赋能社会治理、为民服务、营商环境领域的重点应用,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工业园区:近年来,园区数字经济产业持续壮大。集成电路、新型显示、5G
12、通讯、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综合实力位于全国前列。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园区核心产业市场主体已达18000余家,产值突破2500亿元,增加值近600亿元。数字产业化蓬勃发展,逐步形成“硬件”“软件”相融共生、“平台”“应用”相互支撑的协同创新体系;产业数字化势头强劲,依托园区优秀制造业基础和强大的工业数字化服务能力,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数字化治理纵深推进,园区I0C、“一网通用” “一网通办” “经济大脑”四大平台陆续投入运营,成功创建全国首个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区;数据价值化探索创新,目前正在努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化多元参与的数据要素
13、配置和开发利用机制,加速释放数据市场价值。高新区:重点布局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产业,在信息安全、大数据等方面形成长板优势。不断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加快实施“上云上平台”计划,十五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已落户3家,初步建成2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培育国家级智能制造项目6个,国家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项目1个,工信部物联网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项目1个,省级示范智能车间42个,省工业互联网服务资源池9个,省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企业3家,省星级上云企业146家。先后获批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培育基地、省区域大
14、数据开放共享与应用评估试验区和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基地。四、发展形势及要求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数字经济是数字时代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世界主要国家均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纷纷出台战略规划,采取各种举措打造竞争新优势,重塑数字时代的国际新格局。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数据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乘数作用不断凸显,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生产要素。数据的爆发增长、海量集聚蕴藏了巨大的价值,
15、为智能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协同推进技术、模式、业态和制度创新,切实用好数据要素,将为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带来强劲动力。数字化服务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数字化方式正有效打破时空阻隔,提高有限资源的普惠化水平,极大地方便群众生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要。数字经济发展正在让广大群众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规范健康可持续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快速扩张,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规范的问题较为突出,迫切需要转变传统发展方式,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提高我国数字经济治理水平,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道路。五、创新驱动,打造全国数字城市标杆(一)打造国内先进的数字基础设施高地不断夯实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以5G网络、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产业互联网等为抓手的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打造数字城市基础平台,夯实数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