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工艺学(第3版)——教学大纲、授课计划.docx
《印刷工艺学(第3版)——教学大纲、授课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刷工艺学(第3版)——教学大纲、授课计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Ef1刷工艺学(第3版)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印刷工艺学(第3版)课程类别:素质选修课/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选修/必修计划学时:64计划学分:4先修课程:无选用教材:印刷工艺学(第3版),刘昕主编,2023年,电子工业出版社教材。适用专业:本课程既可作为印刷工程、包装工程等专业的课程,又可供印刷包装行业的科研和新产品开发人员、高级操作人员学习与参考。课程负责人: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注重与机械和化学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主要讲述印刷过程中的共性一水墨平衡、油墨转移、印刷压力工作原理、网点转移及图文变形原理。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解印刷工艺的自然科学规律,掌握印刷工艺的人文和科学思想,并经过工程
2、训练,使学生能熟练进行印刷工艺设计与机器调试,为工程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三、课程教学要求序号专业毕业要求课程教学要求关联程度1工程知识共16章,8大模块,10大重点,全面详细地介绍了润湿基本理论;润版原理,印刷压力;包衬与图文变形;颜色复制方程及其方法;油墨转移原理;凹版、柔性版和网版印刷的油墨转移;数字化印刷;网点转移的计算方式;EfJ刷品质量过程监控。12问题分析“印刷工艺学”服务于印刷包装业,是印刷工程、包装工程等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课程注重与机械和化学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主要讲述印刷过程中的共性水墨平衡、油墨转移、印刷压力工作原理、网点转移及图文变形原理。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解印
3、刷工艺的自然科学规律,掌握印刷工艺的人文和科学思想,并经过工程训练,使学生能熟练进行印刷工艺设计与机器调试,为工程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H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本课程由浅入深,通俗易懂,不仅收集了教学团队最新的主要研究成果,也收集了当今世界印刷领域较先进的技术和理论。本课程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及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取材合适,深度、广度适宜,内容恰当,符合H学生的认知规律,具有启发性,便于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其多种能力的培养。4研究15使用现代工具16工程与社会学生能够意识到印刷工艺学的重要性,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和健康的身体,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勇
4、于承担责任,能够承受失败与挫折等。1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18职业规范19个人和团队1 .学会个人发展和团队合作,提高个人和团队的综合素质。2 .学会与他人合作和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氛围。H10沟通1 .学会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表达,与客户、同事和上级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2 .学会进行跨文化沟通和合作,提高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M11项目管理112终身学习1 .学会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2 .学会进行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不断拓展职业领域和发展空间。H注:“课程教学要求”栏中内容为针对该课程适用专业的专业毕业要求与相关教学要求的具体描述。“关
5、联程度”栏中字母表示二者关联程度。关联程度按高关联、中关联、低关联三档分别表示为“H”“M”或1”o课程教学要求”及“关联程度”中的空白栏表示该课程与所对应的专业毕业要求条目不相关。四、课程教学内容章节名称主要内容重难点关键词学时类型1润湿基本理论表面活性与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及分类H1B值表面张力与表面过剩自由能Gibbs吸附定理表面活性剂在液一固r解表面活性、表面活性剂及其分子结构;了解H1B值及其用途,掌握H1B值的计算方法;了解表面过剩自由能,掌握GibbS吸附定理的作用;熟练掌握表面活性剂在液-固界面上的吸附原理及界面现象;3理论+实操界面上的吸附乳状液及其性质了解乳状液的
6、性质和胶印水墨乳化的类型。2润湿与水墨平衡印版的表面状况润版原理润湿方程与铺展系数胶印水墨平衡润湿液PS版润湿液亲水胶体的使用润湿液的pH值润湿液浓度的控制正确理解润湿和水墨平衡的概念;了解润湿方程在胶印中的应用;掌握润湿液各种成分的作用,掌握PS版润湿液的特点;了解润湿液的PH值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6理论+实操3印版的图文基础版材印版的表面结构印版的变形印版的耐印率印版的检查明确第二章所述的润湿与接触角之间的关系;熟悉常用的胶印印版,了解不同印版的表面结构和印版的检查方法;了解印版耐印率下降的原因,能在实际生产中通过改变印刷条件来提高印版耐印率;了解印版的变形对套准精度的影响,能在使用中采取
7、尽量减少印版变形的简单措施。2理论+实操4印刷纸张的黏弹性弹性变形黏性流动黏弹性物体的流变特性纸张“Z”向压缩流变了解黏弹性物质、弹性、黏弹性、塑性及黏弹性物体的形变特点;了解徐变现象、松弛现象、塑性流动的数学表达式;掌握将工程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熟悉徐变现象、松驰现象、塑性流动的基本规律与印刷过程的相互联系;重点掌握纸张“Z”向压缩的特点和在压力作用下的流变方程及其在印刷中的应用。2理论+实操5印刷油墨的流变性基本流体黏度与屈服值流变方程综合流变曲线了解油墨流动性、黏度、黏性与屈服值的基本概念;掌握油墨流变的基本形式;重点掌握油墨流变方程、曲2理论+实操线及其在印刷过程中的应用;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印刷 工艺学 教学大纲 授课 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