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尿路上皮癌市场分析.docx
《医药行业尿路上皮癌市场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行业尿路上皮癌市场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医药行业尿路上皮癌市场分析尿路上皮癌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我国每年新发患者约9万人膀胱癌在尿路上皮癌中的占比超过80%尿路上皮癌(UC)是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可以发生于覆盖有尿路上皮的任何部位,包括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等。根据解剖部位,UC分为上尿路上皮癌(肾盂,输尿管)和下尿路上皮癌(膀胱、尿道),其中膀胱癌在尿路上皮癌中的占比超过80%,肾盂、输尿管和膀胱发生尿路上皮癌的比例分别为1:3:50O膀胱癌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两大类膀胱癌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旧C,占70%)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旧C,占30%)两大类。非肌层浸润性
2、膀胱癌包括膀胱的原位癌、非浸润性乳头状癌,以及侵犯上皮下结缔组织的膀胱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指侵犯浅肌层以上的肺胱癌。中国尿路上皮癌新发患者数到2025年预计达9.1万人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世界范围内,膀胱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九位,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七位(9.5/10万),女性为10位以后(2.4/10万);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13位,男性死亡率为3.2/10万,女性为0.9/10万。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数据,我国膀胱癌发病率为5.8/10万,位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13位,男性发病率为8.8/10万,位居第7位,女性发病率为2.6/10万,位居第17位。根据弗若斯特沙利
3、文数据,2023年全球尿路上皮癌病例51.6万人,预计至U2025年将达至J58.6万人,到2030年预计达到66.3万人。在中国,尿路上皮癌2023年新发病例约7.7万人,预计至IJ2025年将达到9.1万人,到2030年将达到10.6万人。膀胱癌的发病与吸烟、药物滥用等关系密切吸烟与膀胱癌的发病最为密切,据吸烟与男性膀胱癌关系研究,30%50%的膀胱癌由吸烟引起,随着吸烟量、吸烟年限以及吸烟深度的增加,男性患膀胱癌的危险性显著增加。除了吸烟外,药物滥用、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等因素与膀胱癌的发病也有一定关系。NMIBC:化疗灌注和BCG灌注后肿瘤复发率高,二线存在巨大未满足的临床需求NMIB
4、C患者根据危险度分组选择手术方式、膀胱灌注及随访方案影响NM旧C复发和进展的危险因素包括肿瘤数量、大小、分期、分级、复发频率、是否存在原位癌等。NMIBC患者根据危险度分组选择手术方式、膀胱灌注及随访方案,NMIBC的常规治疗是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由于NM旧C患者术后复发率高,推荐所有NM旧C患者进行术后辅助性膀胱灌注治疗。NIVnBC包括Ta、T1和Tis,其中Ta占比达70%NM旧C包括Ta、T1和Tis,其中Ta占70%,T1占20%,TiS占10%oNM旧C是指局限于膀胱黏膜层(Ta)及固有层(T1),肌层未见浸润的膀胱恶性肿瘤,包括Ta、T1、TiS期,其中Ta占70
5、%,T1占20%,Tis占10%o根据复发风险及预后的不同,NMIBC分为低危NMBIC中危NM旧C、高危NM旧C和极高危NM旧C。膀胱癌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两大类TURBT(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NMIBC的标准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是NM旧C患者首选治疗方法。TURBT是通过尿道插入一个带有电切环和摄像头的器械,将膀胱内的肿瘤切除并送检。NMIBC电切后,肿瘤残余是肿瘤术后复发重要原因之一。研究显示,首次TURBT术后肿瘤残留率为4%78%,与肿瘤分期、大小、数目以及医师技术有关。二次电切可改善初次切除标本中无肌肉成分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无进
6、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指南推荐所有NMIBC患者进行术后辅助性膀胱灌注化疗,但化疗灌注疗效有限NM旧C患者TURBT术后复发率高,5年内复发率为24%-84%因此,推荐所有NM旧C患者进行术后辅助性膀胱灌注化疗,包括膀胱灌注化疗和膀胱灌注免疫治疗。尽管化疗灌注是标准疗法,但是化疗的缓解率不足50%,且患者依从性较低。(1)TURBT术后即刻膀胱灌注化疗:术后即刻灌注化疗能够杀灭术中散播或创面残留的肿瘤细胞,显著降低NMIBC患者的复发率。(2)术后早期和维持膀胱化疗:中危及高危NM旧C患者术后即刻灌注化疗后需要维持灌注化疗或BCG灌注治疗以降低肿瘤复发率,目前不推荐持续1年以上的膀胱灌注化疗
7、。常用的灌注化疗药物包括丝裂霉素、吉西他滨、表柔比星等,没有证据显示采用不同化疗药物的维持灌注方案疗效有显著差别。灌注总共16次,前八次是每周一次,就相当于灌注两个月;后八次是每个月一次,总共加起来有十个月。BCG灌注的疗效优于化疗灌注,但不良反应率较化疗灌注高膀胱灌注免疫治疗主要是BCG膀胱灌注治疗,BCG是高危NMIBC患者TURBT术后首选的辅助治疗药物。BCG是通过膀胱内灌注免疫制剂,诱导机体局部免疫反应,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诱导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引起Th1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效应而间接发挥抗肿瘤作用。2015年EORTC分析两项口期临床研究,BCG灌注治疗13年,随访7.4年,T1G
8、3期患者5年发展为M旧C概率为19.3%。高危患者为45%。与丝裂霉素灌注相比,高危患者接受BCG灌注的复发风险降低32%,肿瘤进展率降低27%oBCG维持治疗效果更好。膀胱原位癌患者,BCG灌注治疗的完全缓解率为72%93%,显著高于膀胱灌注化疗(48%),显著降低肿瘤复发率及进展率。BCG膀胱癌的总体不良反应率为71.8%。其中12级不良反应为60.1%,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膀胱刺激征、血尿和流感样综合征,通过停药、对症治疗可缓解。帕博利珠单抗:获批二线治疗高危NM旧C,但覆盖人群十分有限2023年1月,FDA批准K药作为一种单药疗法,用于治疗不符合或已选择不进行膀胱切除术(切除膀胱)的卡介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药行业 路上 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