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了解明朝的经济发展状况;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提高学生运用辩证的两点论的方法评.
-
政治、经济、思想近代中国近代列强侵华的方式和危害(1)方式:军事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政治侵略:通过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中日马.
-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统治之下。2、19世纪初,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独立运动。3、南美的.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征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理清1956-1999年重大事件的发展线索和联系。(包括: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苏共东欧暴露问题十大关系开始探索八大内容正确处理内部矛盾,中共开始整风少数攻击.
-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元朝的疆域概况、行省制度的实施;掌握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历史实施,以及元朝管理西藏的机构。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元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的讲解,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扩大.
-
1、玻利瓦尔: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2、圣马丁: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3、章西女王: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印度民族女英雄。4、彼得一世:彼得一世改革(俄国.
-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的概况;掌握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基本情况;明朝古典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2.过程与方法:三位科学家成功的原因;紫禁城建.
-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并掌握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目的、时间和盛况,分析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了解戚继光抗倭的事迹,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在中华民族.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1861至1901)1、归纳分析洋务运动的各类内容(军工、民工、海防、人材)和作用。洋务运动的目的,失败原因。2、记忆洋务派开办的军民企业名称,行业,.
-
01奴隶社会的基本特征1、经济:井田制,工商食官,商人出现2、政治: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等级森严,未形成中央集权3、思想文化:学在官府,后期私学出现02春秋战国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1、经济:铁器牛耕.
-
01三家分晋三家分晋发生在春秋时期,这场政变宣告了春秋的结束,战国的开始。同时也宣告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霸权政治结束,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封建制度的确立。春秋末期,范氏中行氏.
-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基本史实;理解清朝实施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基本知识以及它的严重恶果;了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过程和结果。2、过程与方法:通过.
-
一、独立战争(时间:1775年1783年)1、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3、领导人物:华盛顿4、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
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一个核心:王权。两种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三个特点:周王是天下共主,地方建立诸侯国(分封制);依据血缘的亲疏,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嫡长子.
-
1.中国近代史起止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2.中国近代史历史分期: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新民主主义革.
-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和影响,了解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2、过程与方法:通过插图、进行想象和分析的方法,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了.
-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清朝古典小说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点和造诣;掌握清朝昆曲与京剧艺术的繁荣的基本史实。2.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了解各部小说主要内容,明确它们都有反封建的时代特色,知道它们在国.
-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契丹族和党项族的兴起和发展,知道契丹政权和西夏政权的建立与发展;掌握辽宋战争及澶渊之盟、宋夏和战的内容及影响;认识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对民族间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辩证.
-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宋元时期出现的著名大都市及其繁荣景象;掌握宋元时期文化娱乐活动和节庆习俗的变化;了解宋元时期的宋词、元曲等文学成就;理解宋元时期都市文化生活与经济繁荣、城市发展的关系;通.
-
近1.但丁:意大利诗人,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长诗神曲。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2.达芬奇: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大师,把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