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通三防”指什么?通风、防尘、防瓦斯、防灭火。2、局部通风机在恢复通风前,应该怎么做?局部通风机在恢复通风前,必须首先检查瓦斯,只有停风区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和二氧化碳的浓度不超过1.5%时,方.
-
常温性能: 合成云母带最好、 白云母带次之、 金云母带较差高温下绝缘性能:合成云母带最好、金云母带次之、白云母带较差耐高温性能:合成云母带氟金云母带,不含 结晶水,熔点1375,安全裕度大,耐高温性能.
-
刮板输送机、破碎机、转载机操作规程1、开车前切断电源,进行以下检查:(1) 检查溜槽、拔链器、舌板、齿轨等是否完好。(2) 检查各部位螺栓是否齐全、坚固,各部件是否完整齐全。(3) 检查链条有无扭绕,.
-
一、判断题综合部分1、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在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时降级为三级。( )撤销其等级2、对于因安全生产事故撤销等级的矿井一年内即可申报二级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 )原则上一年以内不可申请.
-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锚杆支护是_支护,棚式支护是_支护。主动 被动2、三小锚杆支护的“三小”是指_、_、_。小药卷 小钻头 小锚杆3、锚杆按锚固形式可分为_和_锚固。端锚 全长4、煤.
-
加压过滤机司机技术操作规程一、启动前准备工作:1、检查设备供电是否良好(压风机及控制室)。2、检查过滤机下排料闸门内是否有人并将入口门关好。3、检查过滤机内是否有人,应高声呐喊确保内部无人才能关闭过滤.
-
矿井轨道工应知应会考试题(B卷)单位: 姓名: 分数: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入井人员必须戴好 随身携带 和 严禁携带烟草及点火物品,严禁穿 ,入井前严禁喝酒。2、斜坡轨道运输要严格执行 和 .
-
选煤厂起重设备操作规程一、一般要求:1、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2、掌握起重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技术,能配合钳、电工进行检修。搞好设备的维护保养。3、对于起吊3T以上物件,操作前应填写起.
-
爆破工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放出(能量),生成(气体产物)和爆炸过程的(高速度)是炸药爆炸的三要素。2爆破工必须依据(爆破作业说明书)进行爆破作业。3掘进工作面掏槽眼的深度比其他炮眼要加深(2.
-
1.一般规定1.1.斜井把钩工必须经过严格培训,懂得所使用车辆、防跑车防护装置、工具等设备设施的结构以及使用性能,并能正确处理运行中出现的一般故障,经培训考试合格发证后,持证上岗。1.2.运行车辆的倾.
-
1、盘区式巷道布置应用于近水平煤层的开采。()2、采煤工作面两巷应无积水、无浮碴、无杂物,材料设备要码放整齐,并有标志牌。()3、掘进巷道在揭露老空前,必须制定探查老空的安全措施.()4、使用耙装机作.
-
临时用电作业安全管理1.目的为规免临时用电作业安全管理,防止临时用电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图本制度适用于矿井临时用电作业安全管理。3.职责3.1作业负责人职责:负责按规.
-
选煤厂起重设备技术操作规程一、一般要求:1、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2、掌握起重设备的工作原理,技术特征。3、掌握起重设备及工具的完好状态及重物的结构和重量等。4、了解一般的电钳知识。5.
-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确保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防止中毒窒息、火灾和爆炸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二、适用范图本制度适用于矿井内部作业人员进入管道沟或其他封闭.
-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 。2、打锚杆眼前,必须首先_,将_处理掉,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方可_。3、爆破工必须依照 进行爆破作业。4、安装树脂锚杆.
-
(一)大件的装车、捆绑1、大件上车时,必须由一名工长以上管理人员现场指挥,尽量采用机械装车的方法,机械装车时,所有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可靠的地点,避免意外事故发生,不能采用机械装车的再考虑人工抬运。2、人.
-
1、煤矿安全生产的方针和原则是什么?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2、煤矿“三大规程”是指什么?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3.
-
一、检查管理制度制定执行情况:1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配备职业卫生专(兼)职人员的情况。2企业目标管理责任制中职业病防治工作内容情况。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有哪些?4职业卫生档案和.
-
责任落实一、职业健康安全责任制度(一)公司总经理的职责1.认真贯彻执行劳动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和规章制度,组织建立、健全和完善本企业的各项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职业健.
-
01什么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CO)俗称煤气,是无色、无味、对呼吸道无刺激的气体,被称为“无形的杀手”,即使发生泄漏或超标也不能让人察觉,等到发现时,人已经头晕、浑身酸软,无力求救及逃生。一氧化碳中毒.